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

发布于:2023-10-07 文章来源:党建网 浏览:3528

   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既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,也要实现精神财富极大丰富。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”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,贯彻落实这一本质要求,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,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。

   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,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,关系社会和谐稳定,关系国家长治久安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、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,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,也是提高人民思想境界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、让广大人民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的内在要求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,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、强基固本作用,发挥其对国民教育、精神文明创建、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,更好彰显中国精神、凝聚中国力量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,先进模范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,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序推进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、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,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,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。可以说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,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,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、挺起民族精神脊梁提供强大支撑。

  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,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,同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。”一方面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、仁人志士的夙愿,同我国的历史文化相契合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等核心思想观念,深刻反映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、天下观、社会观、道德观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,能够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价值引领。另一方面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深刻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时代精神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同时深刻体现新时代的时代精神、价值观念,深刻回答在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,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,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,因而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,能够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价值引领。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,深刻体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。

  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,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,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。新时代新征程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,要用心用情“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”,久久为功、驰而不息,不断落细、落小、落实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”。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,用好红色资源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,深化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持续抓好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,引导人民知史爱党、知史爱国,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坚定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,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。要强化对国民教育的引导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识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各领域,贯穿到启蒙教育、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各学段,体现到买球app、教材出版、课程设计、校风学风建设各环节,体现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。要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引领,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,创作优秀文艺作品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,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力。



 

线上买球APP官网©买球app@买球app-买球app 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 

邮编:730030 

联系电话:0931-8103157

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4415号

工信部备案号:陇ICP备12000361号